安琴专访 | 三不五时多部作品背后的拍摄密码 – 安琴 EZ镜头

“在快节奏的内容创作行业,时间至关重要。” 中国自媒体头部账号三不五时(SOMEWHILE)的导演兼创始人傅博表示。这种紧迫性使得团队在拍摄器材选择上更加注重生产效率和创作多样性。

成立于2020年的三不五时,其核心团队由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和香港浸会大学等知名院校的千禧一代创意人才组成,包括导演、艺术指导和摄影师。该团队拥有与苹果、小米、华为、vivo、OPPO、宝马和奥迪等大品牌合作的丰富作品集。他们的专业技能涵盖了从全案创意策划到广告拍摄制作的完整流程,还独创了创新的动态预演制作流程:将虚幻引擎(UE)等技术应用于动态预演,提升前期策划的效率和准确性。此外,我们自有物理特效摄影棚与机械臂特拍团队,并且是中国地区首批采购安琴 EZ 系列镜头的交付用户之一。
您在采购器材设备时会考虑哪些因素?购买安琴 EZ镜头的原因有哪些? 作为自行采购器材的制作工作室,我们选择产品的首要原则是其能否提升生产力、丰富表达手段。我们不希望采购的摄影器材限制创意表达。我们的摄影机选择较为多元,每个项目差异较大,不具备固定摄影器材清单的复制性。从 S35 的超高速摄影机,到不同品牌的全画幅传感器摄影机,甚至胶片、DV 以及数字摄影机都有使用。安琴 EZ 系列可换后组的设计以及相对中性的影像风格,使其适配度极高。对于我们而言,一颗画质优秀的变焦镜头是提效工具。在中国片场,时间十分宝贵,比如在有艺人参与或镜头量较多的单日拍摄项目中,我们通常将 EZ 系列镜头挂载在不同移动载具的稳定器上。其高画质和大光圈的特性,让我们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能够自由切换焦段、灵活运用光线。持续采购并集齐 EZ 系列的另一个原因,是其较高的出库率。它能适配每个项目不同的摄影机画幅尺寸,也容易与我们常用的主流定焦镜头组搭配。EZ 系列几乎出现在我们每个项目的摄影器材清单上,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带来持续收益。
您的 EZ 镜头用在哪些项目比较多? 在时间紧张的 3C 类目 TVC 拍摄中,我个人倾向于使用广角贴近拍摄人物表演。我们一般将 EZ2 镜头挂载在伸缩炮的 RONIN 2 或遥控头上。得益于 EZ 系列全组最近焦点较近的特点,结合 ROLLING RIG,我们能快速完成 DOLLY ZOOM 等极具冲击力的镜头拍摄。15 – 40 或 22 – 60 的焦段灵活,可迅速调整主体与环境空间的透视关系。往往和移动组简单沟通几句,我的想法就能在短时间内实现。
在多数汽车广告的路跑拍摄中,EZ 系列的三颗镜头一直是俄罗斯臂上的常用器材。借助无线跟焦器实时变换焦段,操作非常方便。在一些手持镜头拍摄场景中,我较多使用 EZ1 镜头,结合变焦伺服功能,能快速捕捉表演情绪。有些项目中艺人给一支片子的拍摄时间可能只有 15 – 20 分钟,EZ 系列的快速机动性让我尤为喜爱。在片场节省下来的几分钟,都能让我有机会尝试新的拍摄创意。

在之前拍摄中国武侠题材网络剧《大侠卢小鱼》时,我们大量使用 EZ 变焦镜头致敬胡金铨导演。在这个项目里,变焦是很好的表达工具,我们也借此探索在武打段落和叙事中展现这个时代的中式新美学。EZ 系列镜头近乎不可见的暗角和干净透彻的成像,为荧幕表达提供了广阔空间,让我们不再担心换上变焦镜头后光圈大小对画质的影响。同时,EZ 变焦镜头的炫光也颇具特点。
在近期的线上发布会项目制作中,我们同时使用 EZ1、EZ2、EZ3 镜头,实现了所需焦段的覆盖,并且成像效果一致性很高。除部分正对着屏幕的摄影机机位为更好地控制畸变使用定焦镜头外,其他场景 EZ 系列镜头表现出色。
您对 EZ 镜头的 IRO 可互换镜头组光学技术(FF 和超 35 对换)有何评价?您是否尝试过切换 EZ 的可互换后镜组(FF 和超 35 对换)?有何评价?
我认为 FF 和超 35 对换是一项非常出色的设计。在我看来,不同画幅的摄影机是各具特色的表达工具,即便进入全画幅时代,S35 画幅依然有其价值。在我们的许多广告项目里,还会用到 S16 乃至 Super8mm 胶片。当 EZ 系列镜头后组可快速互换时,它就成了片场器材清单上的常客。这种设计实现了光学产品的效率最大化,让我能在画幅大小和进光量方面快速做出决策,给予了摄影指导(DP)更多选择。

我们曾在 S35 画幅的摄影机上使用 22 – 60、45 – 135 的焦段,发现这样使用时,镜头边缘画质更好,畸变更小。一组镜头仿佛拥有了不同的特性,能更契合不同场景的焦段需求。而且,其整体相对较低的价格,降低了年轻创作者获取多元丰富表达工具的门槛。作为提升我们生产力的工具,EZ 系列镜头借助可换后镜组,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生产支持和持续的商业价值。
–


特别鸣谢: 北京红影教育科技有限公司